高考季特辑:人生从来不只是一场考试,你只管向前丨图书馆精品新书速递
- 发布时间:2025-06-06 08:46:50
- |
- 作者:利州区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37次
芒种悄然而至
在这个既象征播种又寓意收获的时节
我们见证另一场意义非凡的“丰收”:
学子们即将完成他们学业征程上的最后一役
收获十二年寒窗凝结的硕果
然而,若将生命铺展开来
高考不过是人生长卷中的一笔
它重要,却非全部
百日誓师那天攥紧的拳头
食堂打饭时背过的单词
跑操间隙默写的古诗
晚自习后缠着老师追问的题目
……
我们早已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
长出了继续向前的力量
人生的深度与广度从来不是用分数就可以衡量
此刻站在人生岔路口的你
是否听见灵魂深处的叩问:
之后呢?我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在自我思索与探索的道路上
我们未曾停止脚步
在未来的日子里
还有无数的可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创造
向前望,前路漫漫亦璀璨
再回首,轻舟已过万重山
“航天英雄”杨利伟唯一亲笔撰写的自传,以坦率而真挚的方式,记录了他从普通少年成长为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的奋斗历程,以及神舟五号任务的诸多真实细节。
从他的故事中,我们读出:成功背后是无数汗水的累积,更是集体信念与个人勇气的共振,它存在于永不停歇的探索脚步中,存在于代代相传的薪火里。
本书真实地记录了华人巨星李小龙如何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武者成为影响世界的武术家、思想家。
这位功夫巨星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这一理念:一个人要不断地认识、探索和挑战自己,才能超越自身的局限,创造出更加出色的成就。
从少年天才到因“乌台诗案”而身陷囹圄,从贬谪黄州、躬耕东坡到晚年流放海南,本书以史料为基,还原了北宋文豪苏轼如何在政治倾轧、生存困顿中,以豁达消解苦难,将失意活成诗意。
真正的洒脱不是看淡一切,而是认清现实残酷后,依然保有对生活的热忱与创造力。
若觉人生困顿,不妨学学苏轼,接纳无常,永远不被绝望驯服。
本书描绘了作家、翻译家杨绛经历的百年往事,有她的童年、成长,她与钱锺书“乍见之欢,久处不厌”的婚姻,以及晚年独自面对亲人离世的孤独岁月。
然而,无论曾经的岁月怎么艰难,人生怎样跌宕起伏,她都坚强坦然地走了过来。
当她走在人生边上,始终明媚从容。所有的盛誉,没有在她心头激起一丝涟漪,她只守着心中的一方乐土、一室书香,不卑不亢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十一岁的时候,因为一场地震,春游失去了右腿。这位在灾难中幸存下来的孩子经历了敏感多疑的康复期、痛苦的信心重建阶段,以及奋不顾身的追梦历程。
书中,“小钢腿”春游细数生命中出现的“星星”:消防员小于叔叔、姥姥、爸爸妈妈、姐姐……不论如何,她始终心怀感恩,乐观迎接生活,如同一束微光,照亮万千人的至暗时刻。
知名传记作家林德尔·戈登通过伍尔夫的作品以及书信重构出这样一个伍尔夫:她是强健的步行爱好者、努力工作的职业作家,更是“不知疲倦的探索者”,探索着“千奇百怪的人类处境”。
这些描绘颠覆了大众对伍尔夫“脆弱天才”的刻板印象,揭示了她在精神困境与社会偏见中如何以坚韧与创造力重塑自我,用文字捕捉被历史忽视的普通人的情感与边缘群体的生存境遇。
本书介绍了德国戏剧大师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的一生。作为“史诗剧”理论的创立者,布莱希特拒绝让观众沉溺于舞台幻觉,而是以“间离效果”打破传统戏剧的共情陷阱,比如让演员跳出角色直接对观众说话。他的一生坚守正义与良知,也因此被迫流亡二十年,却始终以“清醒的愤怒”戳穿社会假象。
“禾之秀实而在野曰稼。”
这位扎根于中国大地的人民科学家,他隐姓埋名28年,为国防尖端技术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本书通过亲友的回忆,展开“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成长经历、学科探索与科研历程。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教授曾这样评价他:“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途径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
高考是人生浓墨重彩的一笔,但绝非终章。
在人生的漫漫长途,有所信仰,方能无畏风雨与荆棘。
本书以母亲姜晓颖的视角,讲述了中国首位F1赛车手周冠宇的成长故事:11岁成为全国卡丁车冠军,12岁与母亲远赴英国克服语言障碍与高强度训练,最终跻身法拉利青训体系并完成F4、F3、F2的阶梯式进阶。
也许,所谓“天才”,也不过是把热爱的火种护在掌心,在漫长黑暗中持续奔跑的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