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网上展厅

所在位置:首页-网上展厅

明月照古今——中秋饮食文化展

  • 发布时间:2025-10-06 08:30:37
  • |
  • 作者:利州区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23次

微信图片_2025-09-25_104003_597.png?v=1760556038584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节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便承载着人们最真挚的情感寄托与文化记忆。农历八月十五,正值秋高气爽、瓜果飘香,古人以最圆的明月寄寓团圆的心愿,这一习俗世代传承,逐渐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节日文化。

中秋节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的祭月仪式。《周礼》中已有“中秋夜迎寒”的记载,周代时便有帝王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传统。到了唐宋,中秋节逐渐走入百姓生活,不仅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相结合,增添了浪漫色彩,也因“月圆”之意被赋予了“人团圆”的情感寄托。明清以后,拜月、赏月、阖家团聚更成为中秋的节日核心。2006年,中秋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彰显了它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饮食文化是中秋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月饼原为祭月供品,明代以后逐渐固定为中秋节必食之物,并成为象征团圆的食品。广式、苏式、京式、潮式、滇式等月饼流派纷呈,各具风味,既体现了地方特色,也反映了节日文化的多样性。除了月饼,柚子、西瓜、石榴、南瓜、芋头、螃蟹、鸭子等时令食材也被赋予吉祥寓意,构成了各地中秋餐桌上的独特景致。人们在与家人共享美食时,不仅追求口腹之乐,更寄托着对健康、富足、团圆的美好愿望。

饮食,是文化的容器,也是情感的纽带。值此中秋节来临之际,我们特别策划“明月照古今——中秋饮食文化展”,邀您一同品味穿越时空的中秋滋味,探寻唇齿之间绵延千年的文化记忆与人间情味。

 微信图片_2025-09-25_104011_092.png?v=1760556038584

识别二维码观看展览完整版更有精彩解说

云展厅场景图展示(部分)


友情链接 利州区人民政府网 四川省公共图书馆 数字资源共享平台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四川省图书馆 广元市图书馆 成都图书馆 南充市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