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的由来
- 发布时间:2024-09-29 10:47:57
- |
- 作者:利州区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286次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 西晋 。 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中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等。 因而中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 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节。
国庆节的由来
1949年10月1日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即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时间原是 1949年9月21日 ,后由毛主席提议并由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庆日的决议》, 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日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近代国家的这种庆典就是对外显示力量,因为它们大多是在争取独立,政治革命,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中诞生的,需要这种力量的显示,以增加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
国徽的诞生
中央美院张仃和钟灵在征集阶段提供的国徽应征图案,与现今政协会徽类似,由五星、地球、齿轮和谷穗组成,有5种变体。
清华大学营建系林徽因、莫宗江于1949年10月23日提交了其主持设计的国徽图案,并由邓以蛰、王逊、高庄、梁思成提供参考意见。由大孔玉璧和五星、齿轮、嘉禾、国名组成,颜色用金、玉、红三色,国名字体用金色汉八分书。整体图案组织成汉镜的样式,象征光明。红绶象征革命,红绶穿过小瑗的结象征“革命人民大团结”,其皱褶模仿南北朝造像。
中央美院张仃设计的天安门图案,张光宇、周令钊提供技术意见,曹肇基协助绘画。图案为天安门城楼斜透视,外圈为与政协会徽类似的齿轮。
中央美院方案
清华大学方案
1950年6月10日,第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这7个方案进行了讨论,决定采用天安门城楼图案。
6月11日,国徽小组会议讨论了前一天政协对国徽采用天安门图案的决定,梁思成在会上表达了反对意见,但有意见认为天安门代表五四运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故会议原则上通过天安门图案。
6月15日,全委会第二次会议国徽组第一次会议决定梁思成设计组可将其方案外圈与天安门图案合并,张仃当日提供了其方案天安门的正立面彩色修改稿。
6月17日,梁思成、林徽因带领的清华大学营建系国徽设计小组提交了第二稿设计方案,将金色五星、天安门作为主体图案,选择红、黄两色为国徽的基本色彩。
1950年6月20日,第一届全国政协国徽审查会议对两设计组提供的候选方案进行审议,多数代表赞同清华大学小组的设计,并决定以该方案为基础制成国徽。清华大学设计组后将此方案放大,提交第一届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审议。
1950年6月23日,第一届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通过决议,同意国徽审查组报送的清华大学设计组国徽方案。
1950年,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第二次会议,毛泽东宣布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国徽图案通过后,由梁思成推荐,清华大学建筑系高庄规范并简化了国徽的几何设计图稿,于当年8月最终完成。1950年8月18日在政务院会议室召开的关于国徽使用、国旗悬挂、国歌奏唱办法及审查国徽图案座谈会上,高庄的修正方案被最终采用。修正后的图案在绸带、稻粒和形状上有所变更。会后高庄和徐沛真对国徽进行定型,绘制了墨线图和剖面图上报中央政府。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命令,将这一设计定为国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所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对该图案的说明,业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特公布之。
中央美院方案
清华大学方案
国徽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寓意是: 象征着中国人民“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四颗小五角星环绕一颗大五角星 :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
齿轮和麦穗 :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
天安门:则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首都北京的象征。
国徽用正红色和金黄色 互为衬托对比,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吉寿喜庆的民族色彩和传统,既庄严又富丽。
国歌的诞生
1931年“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序幕,“不作亡国奴”的吼声唤起了全国人民高昂的爱国热忱。先后于1932年和193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田汉、聂耳,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
1934年,上海电通影业公司邀请田汉编写抗日题材的电影剧本。
1935年2月,田汉创作出文学剧本《凤凰涅槃图》(另有说法名为《凤凰的再生》)的故事梗概,按照剧本情节设计,他在编写剧中男主角诗人辛白华《万里长城》长诗的最后一节时,创作了一首激昂奔放的自由体诗,即主题歌《反满抗日义勇军进行曲》。
当时,国民党政府和租界当局明令禁止宣传抗日,田汉被反动当局以“宣传赤化”的罪名逮捕。 田汉被捕入狱前夕,原先想把歌曲写的稍长的他,只能就此作罢,并将剧本梗概交给剧组。
田汉被国民党逮捕入狱后,电通公司为了尽快开拍,决定请孙师毅把田汉的文学剧本改写成电影剧本,孙师毅征得田汉的同意后,将影片改名为《风云儿女》。此后,另一位共产党员、戏剧家夏衍继续完成了因田汉被捕而留下的《风云儿女》分镜头剧本的写作。 聂耳得知田汉被捕的消息后,找到夏衍,主动要求给田汉写就的主题曲谱曲。 聂耳在收到歌词后,很快就完成了歌曲的曲谱初稿。
1935年4月,党组织为了保护聂耳不被国民党逮捕,批准他先到日本暂避一个时期,再去欧洲和苏联学习。
1935年4月15日,聂耳为躲避当局追捕,把《义勇军进行曲》的初稿带到日本修改。
1935年4月末,聂耳将歌谱的定稿从东京寄给上海电通影片公司。之后,为了使歌曲曲调和节奏更加有力,聂耳和孙师毅商量,对歌词作了3处修改,把原词的末尾“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前进。前进!前进!前进!”改为“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从而完成了歌曲的创作。
《义勇军进行曲》词曲作者田汉(右)聂耳(左)
电影《风云儿女》前期拍摄完成以后,田汉的主题歌歌词并没有确定歌名,而聂耳从日本寄回来的歌词谱曲的名称只写了3个字“进行曲”。作为电影《风云儿女》投资人的朱庆澜将军,在“进行曲”3个字前面加上了“义勇军”,从而把该曲命名为“义勇军进行曲”。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全体一致通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响起。
1978年3月,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对《义勇军进行曲》进行修改,版本调整为聂耳作曲,集体填词。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撤销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相关决定。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
2017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国歌的意义
义勇军进行曲是十余年来在中国广大人民的革命斗争中最流行的歌曲,已经具有历史意义。采用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时的国歌而不加修改,是为了唤起人民回想祖国创造过程中的艰难忧患,鼓舞人民发扬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热情,把革命进行到底。
对于中国人来说,《义勇军进行曲》最能唤起内心的强烈共鸣。全国各族人民同唱这一首国歌,将不断激发出爱祖国、爱人民、一往无前、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加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自豪感,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