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网上展厅

所在位置:首页-网上展厅

【阅览百卷】携经典,闹元宵

  • 发布时间:2025-02-12 09:09:59
  • |
  • 作者:利州区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161次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其蕴含永恒的价值与魅力,能跨越时空,与我们的心灵产生共鸣。

如唐代文学家李德裕所言:“譬诸日月,虽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此所以为灵物也。”

四大名著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巍峨高峰,更是经典中的翘楚。它们以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跌宕起伏的叙事脉络以及深邃阔大的思想格局,俘获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 说“西游”,好似随着唐僧师徒四人踏上西天取经的漫漫路途,一路降妖伏魔;谈“水浒”,犹如目睹梁山好汉百人聚义,替天行道,好不威风;读“三国”,如同亲历群雄逐鹿、三国争霸的烽火岁月,看英雄豪杰各展雄才大略;品“红楼”,宛如步入大观园,赏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荣华悲欢,尽品爱恨情仇。  在元宵佳节,让我们从灯谜出发,看诸位大师如何“各显神通”,漫谈四大名著,来一场与经典为伴的快意时光,轻松get名著解读的绝妙思路,让这些作品成为我们历久弥新的精神滋养。


红楼遗梦:荣宁二府兴衰史,尽付东流水茫茫

《看灯谜,辨是非:红楼梦灯谜漫谈》

微信图片_20250213085945.jpg?v=1744097421583微信图片_20250213085954.png?v=1744097421583

《红楼梦》中谜语特别多,比如第五十一回,见多识广的薛宝琴以素昔经过的各省内古迹为题,做了十首怀古绝句,内隐十物,大家见了皆说:“这自然新巧。”文中却并未点出谜底。比如: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你能猜出藏在这首绝句中的风物吗?

本书作者从解灯谜的角度带我们一探大观园,其见解新颖别致,读来饶有趣味。

元宵佳节,不妨于“红楼”中看花灯如昔,体验一番解谜的乐趣。

 

 

《红楼深宅博弈》

 微信图片_20250213085956.jpg?v=1744097421583微信图片_20250213085959.png?v=1744097421583

经济学家、知名律师张捷从战略学的角度看《红楼梦》,解锁贾府封建大家族走向衰落的“宅斗秘密”。

 

《冯其庸评点《红楼梦》(第一卷)

 微信图片_20250213090001.jpg?v=1744097421583微信图片_20250213090003.png?v=1744097421583

本书汇集著名红学大师、文史专家冯其庸数十年红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是红学爱好者不可错过的经典之作。

 

《红楼别样红》

 微信图片_20250213090005.jpg?v=1744097421583微信图片_20250213090007.png?v=1744097421583

“红学泰斗”周汝昌先生晚年重读《红楼梦》,写下新的领会与思考。这位毕生沉浸于红楼世界的资深读者,在生命的晚景,或许更能体会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


漫话西游:一路降魔扬正道,终成正果入九霄

 《西游记的八十一问 1》

微信图片_20250213090009.jpg?v=1744097421583微信图片_20250213090012.png?v=1744097421583

看目录:《金箍棒的原型竟是它?》《二郎神为啥这么清俊?》《太上老君住在哪里?》《齐天大圣和孙行者:我大闹天宫,你却到处被打爆》……好怪!多么清奇的脑路,让我再看一眼。

翻开书: 这位作者好“有料”!大圣六兄弟的来龙去脉,乌巢禅师的《心经》密码,甚至是《西游记》里的吃吃喝喝……野史、正史,钩沉稽核,无所不及!

最后:学术为骨、风趣为皮的一篇篇奇文,看完让人回味无穷!

 

《西游记的八十一问 2》

 微信图片_20250213090014.jpg?v=1744097421583微信图片_20250213090016.png?v=1744097421583

《西游记的八十一问 3》

 微信图片_20250213090018.jpg?v=1744097421583微信图片_20250213090247.png?v=1744097421583

 

水浒风波:英雄末路归何处?

《读水浒:人性的十三种刻度》

 微信图片_20250213090249.jpg?v=1744097421583微信图片_20250213090252.png?v=1744097421583

“伟大的文学,不是让你变得单纯,而是让你变得复杂。而只有在认识到世界的复杂之后,我们的道德也才有真正的意义。”

在青年学者押沙龙看来,《水浒传》的颜色是红色与黑色,如同丛林里的一把刀,劈开了黑暗中的一腔血。中国小说里,再没有哪一部作品像它这样残酷,又这样浓烈。

于是,他从人性的角度解读梁山好汉,剖析每个人物身上矛盾而复杂的一面。读者评价道:“把水浒英雄拉下神坛,(原来)他们只不过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

 

《趣说水浒人物》

 微信图片_20250213090254.jpg?v=1744097421583微信图片_20250213090256.png?v=1744097421583

本书以随笔漫话的形式,以现代人的观念与思维,分别阐释书中近百位人物的身世、经历、性格、能力与结局。寥寥数语中,既见真知灼见,又不失风趣幽默,让人在会心一笑中有所思、有所悟。

 

三国风云:兴亡多少成陈迹,青史悠悠话短长

《袁阔成说三国》

微信图片_20250213090258.jpg?v=1744097421583微信图片_20250213090300.png?v=1744097421583

评书,又称说书、讲古,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曲艺表演形式,许多地区的特色评书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北京评书、湖北评书等。

中国曲艺牡丹奖得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袁派评书艺术创始人袁阔成以他那独特的评书风格,将我们带回东汉末年那个英雄辈出、群雄逐鹿的时代,领略“秋月春风”,看“浪花淘尽英雄”。

 

《趣说三国人物》

 微信图片_20250213090302.jpg?v=1744097421583微信图片_20250213090304.png?v=1744097421583

资深历史学教授带你参观三国这一“中国古代人才展览总馆”,以现代人的观念与思维,思考近百位英雄的身世与结局。


友情链接 利州区人民政府网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四川省图书馆 广元市图书馆 成都图书馆 南充市图书馆